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當代華文文學研究專題
Seminar on the Contemporary Sinophone Literature 
開課學期
107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高嘉謙 
課號
CHIN7467 
課程識別碼
121 M411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11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6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2CHIN7467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當代華文文學,主要關注中國大陸,以及台灣、香港、新馬幾個華文文學發展重鎮。本課程設計的數個子題:「華夷風與華語語系文學」、「冷戰時期的文學與文化」、「新鄉土與後城市」、「傷痕、懷舊與離散」,均屬近年華文文學生產與評論的重要面向。透過相關文本與批評的研讀,引導學生掌握當代華文文學閱讀脈動,培養專業批評的能力。
因此,聚焦不同地域的華文文學,試圖擴展學生對當代華文文學與歷史發展型態的理解,橫跨中國、港台及新馬,從而認知華文文學的多元生態,深入各地華人生存和文化生產的歷史脈絡,透過文學與文化閱讀,理解華人遷徙、離散和歷史想像的歷程,建立一個動態與繁複的現代文學視野。
 

課程目標
一、經由代表性華文文學作品的介紹和作品選讀,培養學生更能精確掌握現代華文文學多元的表現型態和時代關懷,同時加強對現代華文小說的深度理解、認識與鑑賞。
二、藉由研讀文本和歷史文獻,運用文化、族群、血緣、語言,歷史等多重方法和脈絡認識和討論各地華文文學的流動生態,以及文學生產的建制。藉由引導式的報告,訓練學生資料收集、解讀、獨立思考與表述的能力。
三、透過各類文學主題和方法論的關懷和理解,擴大學生的社會認識、人生觀察和歷史省思。同時培養撰述專題論文的學術能力。
 
課程要求
參與分組研讀和討論,撰寫論文報告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電郵聯繫 
指定閱讀
另編講義 
參考書目
王德威、高嘉謙、胡金倫主編:《華夷風:華語語系文學讀本》(台北:聯經,2016)
王德威:《華夷風起》(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人文中心,2015)
黃錦樹:《馬華文學與中國性》(台北:麥田,2012)
黃錦樹:《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》(台北:麥田,2015)
陳國球:《香港抒情史》(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,2016)
陳智德:《板蕩時代的抒情: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
》(香港:中華書局,2018)
陳建忠:《島嶼風聲: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》(台北:南十字星,2018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末報告 
50% 
 
2. 
課堂參與與討論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1  課程簡介和說明
導論:「華文文學」的義界、內涵、研究面向與研究方法
 
第2週
2/28  228假期 
第3週
3/07  華夷風與華語語系文學 :史書美、王德威、石靜遠、山口守、張錦忠、楊儒賓論述 
第4週
3/14  華夷風與華語語系文學:黃錦樹《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》第三、四、五章
報告同學:浩齊 
第5週
3/21  華夷風與華語語系文學:黃錦樹《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》第六、七、八、十章
報告同學:偉權、志豪、觀傑 
第6週
3/28  華夷風與華語語系文學:馬新漢學的兩個源流:南洋研究和華人研究(廖文輝教授演講) 
第7週
4/04  溫書假 
第8週
4/11  請假,另行補課 
第9週
4/18  華夷風與華語語系文學:新加坡文學個案(與新加坡作家謝裕民對談) 
第10週
4/25  抒情傳統與現代性:王德威《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》導論及第一章
報告同學:筱涵、佳鴻、慧媛 
第11週
5/02  抒情傳統與現代性:王德威《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》第五、六、七章
報告同學:卉婕、昀蔚、儷馨 
第12週
5/09  請假,期末考週補課 
第13週
5/16  詩國革命與現代性:鄭毓瑜《姿與言》導論及第一、二、三章
報告同學:文心、博元、浩然 
第14週
5/23  詩國革命與現代性:鄭毓瑜《姿與言》第四、五、六章
報告同學:昱蓉、育筠、星瑩 
第15週
5/30  冷戰與華文文學:麥欣恩《香港電影與新加坡:冷戰時代星港文化聯繫1950-1965》(香港大學,2018)第一、二章,第四、五章
報告同學:維佳、雅楠 
第16週
6/06  視覺、影像與華文文學:
華夷變態:如何觀看檳城的文史影像(陳耀威演講) 
第17週
6/13  視覺、影像與華文文學:張歷君、郭詩咏、梁慕靈《視覺、性別與權力:從劉吶鷗、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》第三、五章
報告同學:瑞琳、茂格 
第18週
6/20  視覺、影像與華文文學:唐小兵《流動的圖像:當代中國視覺文化再解讀》引言、第二、四章;彭麗君《複製的藝術: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及實踐史》導言、第一、七、八章
報告同學:衍智、琪芳、之翰